为深入贯彻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仲裁人才高质量培养与法学教育深度融合。5月13日,我院党组书记、院长余学旺率队赴厦门大学法学院开展专题访问,并联合举办仲裁员专题培训课程。这是双方自签署合作协议以来的首次实质性落地活动,标志着校院合作迈入务实推进、协同共建的新阶段。
座谈会上,余学旺院长表示,厦门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重镇,拥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他指出,当前仲裁制度在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仲裁的发展也必须深植于法学教育的土壤之中,必须依托高校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储备。
他强调,此次我院走进厦门大学法学院,不仅是一次协议落实的务实举措,更是一次深化理念共识、共绘合作蓝图的思想对接。希望通过联合开展仲裁员培训、搭建研究平台、共育青年人才等方式,与法学院构建长期稳定、互学互促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服务国家法治战略与区域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高价值。
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陈鹏教授对我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仲裁制度在当前法治中国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学院愿与珠海国际仲裁院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特别是在学生实习实践、联合课程设置、课题研究共建、国际仲裁案例教学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切实为区域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座谈中,与会人员围绕“国际商事仲裁的前沿议题与规则变革”“仲裁与高校法学研究的双向赋能”“仲裁机构如何参与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等专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我院代表介绍了近年来在国际化仲裁机制建设、粤澳合作法律服务创新、“走出去”企业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厦大教师代表则就高校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仲裁实务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双方在共建研究平台、共设精品课程、共推课题合作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
此次走访标志着我院与厦门大学法学院合作进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接下来,我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推动与重点高校的机制化协同,在法学教育、国际仲裁研究与法治人才共育方面不断取得务实成果,为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注入更多高校智慧与学术动能。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勤教授、法学院副院长王杏飞教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宇斌、法学院法律硕士(国际仲裁)项目执行人、国际法教研室副主任龚宇副教授、法学院法律硕士(国际仲裁)项目秘书董晓晴、法学院社会服务与培训中心秘书历丽;我院党组副书记吴学艇副院长、党组成员许智铭副院长、广东友邦方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欧阳华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吴天宇副总监等人员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