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我院党组书记、院长余学旺率团赴香港仲裁师协会,以“粤港两地仲裁协同发展”为主题开展仲裁实务讲座,分享珠海仲裁实践,共商粤港仲裁融合发展。
讲座由王则左会长主持,余学旺院长致辞,吴学艇副院长、案件审核部海玉副总监、国际业务部总监助理杨娜分别作主题分享,现场及线上百余名香港律师参加讲座。
余学旺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珠国仲与香港各伙伴机构长久以来的合作历程,双方在规则互鉴、人才交流、跨境协作等领域成果丰硕。他表示,珠海国际仲裁院依托“一国两制三法域”交汇优势,率先构建与港澳接轨的仲裁制度体系。从内地首部临时仲裁规则的落地,到友好仲裁、内部上诉机制等国际化规则的引入,再到2023-2024年受案标的额连续跻身全国前15强,始终以制度创新赋能大湾区商事纠纷高效解决。
在主题分享环节,吴学艇副院长以《大湾区背景下仲裁地概念的实践意义》为题做专题讲座,围绕内地仲裁法律体系下仲裁地概念的适用、跨境仲裁中的管辖权冲突及解决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解读。他指出,随着大湾区“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规则的落地,仲裁地概念的精准适用成为破解三地法律及实践差异的重要抓手。
案件审核部海玉副总监以《珠海国际仲裁院商事仲裁裁决书核阅制度》为题,围绕裁决书核阅制度的内涵、功能、主要问题和司法实践展开讲解,强调该制度通过对裁决书的形式规范性、程序合法性及实体公正性进行三重把关,有效预防程序瑕疵风险和法律适用错误,有效提高裁决书质量和促进裁决书跨境执行。
国际业务部总监助理杨娜以《仲裁秘书角色、功能与实践》为主题分享仲裁秘书在程序公正、效率提升及国际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仲裁秘书通过标准化案件流程管理、精细化庭前准备指引、智能化文书模板系统等方式,辅助仲裁庭高效处理案件。
讲座引发热烈讨论,现场参会的香港法律界同仁就仲裁地与内地仲裁机构所在地法律冲突、机构核阅与仲裁庭独立裁决权的边界、内地与香港仲裁秘书的职能差异等问题展开深度交流。
本次讲座进一步深化了我院与香港法律界的协作关系,有效增进了香港法律界对内地仲裁实务运作的认知,为两地制度衔接与资源整合夯实了基础。后续双方将围绕跨境仲裁程序规范、法律适用机制等关键环节组织专题研讨,着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商事争议解决体系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