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香洲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静率调研组到我院就地方立法理论与实践创新工作展开调研,我院党组书记、院长余学旺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余学旺院长着重介绍了珠国仲依托特区立法权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尤其谈到出台的《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成为全国第二个专门规范国际仲裁机构的地方性法规,为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创新范例。
陈静主任高度认可珠国仲在立法研究、机制创新以及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专业贡献,她特别强调:“《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既是落实党中央完善仲裁制度重要部署的基层实践,也是人大通过立法引领推动法治建设的具体体现。”她提到,香洲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重要平台,已依靠20余位法律专家构建起智库,并且与北师大、暨南大学、珠海涉外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合作机制,重点对接港澳法律需求,承担重大法律的立法意见征集工作。珠国仲立足于横琴,近年来在与港澳的体制机制衔接方面贡献显著,日后可作为切入点,双方合力将珠海经验纳入国家立法规划,共同推动国家法律与港澳规则的衔接,为大湾区法治一体化提供实践样本。
余学旺院长谈到,珠国仲近年来与澳门联系紧密,有90余名澳门仲裁员参与案件审理,涉澳案件量占全国的四成。未来,珠国仲将依托法学学科优势,着眼于区域法治需求,依托横琴,深化与港澳及国际仲裁机构的规则衔接,推动设立跨境法律服务平台,为大湾区商事纠纷解决提供高效方案。
未来,香洲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的联系,打造更为庞大的立法智囊团,而珠国仲可凭借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其中,双方将共同深入探究国际仲裁相关的前沿问题,为完善国家仲裁相关配套制度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在珠国仲深化与港澳及国际仲裁机构规则衔接的进程中,香洲区人大常委会也将发挥地方立法的优势予以支持与引导,推动更多创新性、前瞻性的法治成果问世,为推动国家法治现代化进程助力。
香洲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涛,香洲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薇薇,香洲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翁鹏、罗侯振;湖南人和(珠海)律师事务所、香洲区人大代表、珠海国际仲裁院(横琴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丰收;珠海国际仲裁院(横琴国际仲裁中心)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学艇,仲裁二部负责人、副总监唐楠等人员参加会议。